时间:2019-09-17 02:53:06编辑:admin
明知是死刘邦为什么还要赴鸿门宴?
刘邦赴鸿门宴的原因
刘邦赴鸿门宴的原因在历史学家的研究中有很多说法,但是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秦国时期刘邦项羽分别独立攻破城池想要称王的历史背景原因;二是刘邦了解项羽容易冲动的性格以及相信自己能够圆滑处理,随机应变的能力
刘邦剧照
首先,刘邦赴鸿门宴的原因是当时正值秦朝末年,刘邦和项羽各自有其大军不断攻破各个关口,占领领地所以也成为了当时的两大领袖刘邦大军的兵力在当时实力弱于项羽,当刘邦率先攻入关中后,刘邦的手下说他准备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大发雷霆,因此项羽的谋士范增为项羽提出了鸿门宴计策,意在除掉刘邦刘邦在项羽的亲信项伯那里听到此消息后,非常震惊,随后,在张良的帮助下,考虑到目前的兵力将力根本不是项羽的对手和对项羽性格的了解,为避免兵戎相见的危险,只能顶着压力前去赴宴,并在宴席中尝试放低姿态,先行认错来化解项羽的愤怒这就是刘邦赴鸿门宴的原因
其次,刘邦赴鸿门宴的原因也是他了解项羽的脾气,并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张良的计策刘邦的个人情绪力控制是非常强的,他懂得如何拿捏轻重,可以在不同事态发展中扮演不同的角色,知道如何应情况变化而项羽为人过于坦率,有勇无谋所以刘邦前去赴宴刘邦赴鸿门宴的原因主要是以上两个方面,正是这两个方面推动了事件的发展
鸿门宴中刘邦的形象
若是要论起刘邦的性格等人物形象,他在鸿门宴中可谓是将各种特点都表现地淋漓尽致了
鸿门宴图片
首先刘邦能够审时度势,能屈能伸当他占领关中,面对满屋的金银珠宝,各色美女,可以不为所动并且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尽得民心当他得知项伯前来报信之时,可以拼命讨好项伯,甚至约定为儿女亲家,以达到取信于他的目的在与项羽发生冲突之时,没有采取强硬的手段,拼个你死我活,而是分析敌我形势,忍辱负重,以一副谦逊之姿面对项羽甚至卑躬屈膝地奉承项羽最终凭着自己的沉着冷静及项伯等人的帮助,取信于项羽,进而转危为安
其次刘邦坚决果断地肃清内奸此次刘邦会有此一劫,是刘邦军中有人向项羽告密所致刘邦在项羽面前套出了自己想要知道的讯息后,一回到军中就立即将此人斩杀,没有丝毫的犹豫
最后刘邦能够知人善用,注意纳谏刘邦在见到项伯之时,就知道项伯此人于他必有大用所以他用儿女亲家来把彼此的关系拉近,从而将敌方的人为己所用另外,刘邦能够清楚地知道身边谋士的才能他对张良有着充分的信任,对于他说的话,他也能够虚心地采纳在即将赴宴鸿门之时,他听取了张良保存实力,取信于项羽的意见
刘邦在鸿门宴之中,表现出了他审时度势、有奸必肃、知人善用等性格特点,也使他的人物形象更加的清晰
鸿门宴结局
鸿门宴结局,在中国历史上是以范增的遗憾而告终,项羽在范增的精心策划下为刘邦设下鸿门宴,意在除去其对手刘邦,但最终还是在经过三起三落的事态发展后放刘邦离开,鸿门宴结局为项羽后来乌江自刎,刘邦称霸建立汉朝埋下伏笔据历史记载,项羽是左右鸿门宴结局的最高领导,其次项伯和曹无伤起到了推动作用,外加刘邦个人的圆滑,导致鸿门宴结局成为定局
刘邦画像
项羽的性格脾气暴躁,为人坦率,有勇无谋,刚愎自用
,性格中的特点成就了他的辉煌,也是他失败的原因所在此外鸿门宴上项伯出卖项羽解救了刘邦也是项羽此次设宴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项伯作为项羽的叔父,告诉张良项羽设宴的背后原因是项伯知道项羽脾气,刘邦刚刚攻下咸阳,如果此时项羽因为曹无伤的一番谗言开始攻击刘邦,双方旗鼓相当,出于自身安危的考虑项伯也不希望项羽和刘邦在战场厮杀,项伯也了解刘邦暂时不会轻举妄动,伤害项羽,因此项伯暗示张良让刘邦提前做出准备,因此才有了刘邦示弱的举动和项羽最终放走了刘邦的结局
鸿门宴结局预示着项羽战败,刘邦赢得最终胜利鸿门宴故事发生于二千多年以前,对今天的读者、学者,却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和认识意义两位英雄的结局不同,每个人心中有对鸿门宴结局都有着各自的看法与评价
鸿门宴遗址
鸿门宴遗址位于中国陕西的临潼区新丰镇红门堡村,这是一个著名的历史遗迹,也是重要的文化景点之一,其典故源于秦朝末年时期项羽和刘邦两位领袖争夺天下,项羽摆设鸿门宴招待刘邦的故事
鸿门宴遗址
鸿门宴遗址体现了鸿门宴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渊源现存的鸿门宴遗址是用青砖砌成的一个正方形鸿门宴遗址中设有鸿门宴博物馆,这里是建立汉王朝的刘邦的受封之地,也是汉朝历史发祥的故地鸿门宴博物馆通过大量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和根据历史记载出版的沙盘、连环画、图版等生动的再现了历史故事
鸿门宴遗址最受欢迎的是鸿门宴博物馆,它囊括了中国古代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诸多宝贵财富,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极为深远,一是通过历史记载再现了项羽在鸿门宴中的布局和情节;二是再现了刘邦为其父亲迁居丰沛地区的原始面貌,博物馆中生动再现那段历史的同时,让旅客再一次重温历史记忆,同时也给予了后世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和心灵感动
鸿门宴遗址有很多让旅客留恋和回味历史情景的设施,比如游客可以在指定区域内敲击命名为“霸王鼓”和“高祖鼓”的一宴一锥争天下,扭转乾坤的体验游戏,使去过鸿门宴遗址的游客印象深刻,流连忘返这些设施在让游客舒心的同时,也达到了国家传播历史文化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揭秘史上大禹治水的水指哪条河流
吕布有勇无谋为何那么多小弟死心塌地的跟着
摄政王载沣的简介介绍
好书推荐--《中文始源与干支历法诞生轨迹》
博士生导师、教授饶曙光:上汽大众杯澳涞坞短片大赛短片艺术也值得电影理论家和电影界同仁研究
中国雷击木血料检测委员会正式设立,正式试运营!
京剧《江山》赴桂林、柳州开展文化惠民演出
揭秘许褚裸衣斗马超为什么要脱衣服
赣南师大举办客家研究讲座: 罗勇教授分享三十载治学心得 
长衡会战往事
长衡会战,从1944年5月26日战役开始,至6月18日,日军完成对长沙的合围。
18日,日军4个师团在飞机、重炮支援下,并施放毒气,猛攻长沙,守城的张德能第四军顽强抗击后,因为我薛岳的“天炉战法”失效,国民党部队,粤军和中央军关系失衡。迫不得已,残部向湘乡、永丰撤退,长沙失陷。
之后,日军又乘机南下,进攻方先觉守衡阳的第十军。至7月初,各路日军完成对衡阳的战略合围。
中国军队,迫不得已,在衡阳外围与日军展开争夺战,时进时退,未解衡阳之围。守城的第十军喋血苦战,伤亡惨重。
8月8日,军长方先觉眼看“补剂”未到,含泪下令投降,衡阳失陷。长衡会战历经3个多月,据国民政府军令部统计,国军伤亡9万多人,日军伤亡6.6万多人。
这是中国军队和侵华日军之间震惊世界的一战,也是中国抗战史上敌我双方伤亡最多、交战时间最长的城市攻防战。
去年11月到长沙考查抗日历史,右起:电影《抗日将军张德能》总策划、市政协张振敏,和编剧曾阳漾、制片人梁庭辉
长衡会战要图
中国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指挥第一、第二十四、第三十、第二十七集团军,及第四军、第十军、第三十七军、第四十四军、第九十九军、暂编第二军,共4个集团军(共15个军)另6个军共约40万人。
在空军(飞机181架)、友邻战区支援下,以一部依托湖北通城东南山区、湖南新墙河南岸、沅江和益阳地区的既设阵地,节节抗击,消耗、迟滞日军;
主力分别控制于浏阳、长沙、衡阳及宁乡等要地,相机歼敌。
制片人梁庭辉与长沙抗战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唐智轩先生,深谈长沙大会战内幕和过程。
时间,回到1944年的长沙保卫战,当时薛岳挑起大梁,数次挫败日军,让敌人兵锋止步于长沙城下。然而,此时已经是第四次长沙会战,日军似乎已经搞懂了薛岳的打法,这一次日军志在必得。
在开打之前,薛岳依旧很自信,他派出自己的心腹爱将张德能率领第四军守卫长沙,试图重新复刻之前的“天炉战法”消耗日军。
制片人梁庭辉、编剧曾阳漾和唐智轩先生,在抗日文化研究会门前合影纪念。
张德能将军,为什么会倒在蒋介石的枪口下呢?根据国民党方面的记载:在开战之前,国军内部已经出现问题。比如薛岳虽然能征善战,但也有时候听不进建议,继续“天炉战法”。
蒋介石曾下令:让早做准备提防日军将会再犯长沙,但他认为日军暂时不敢前来;等到日军大量集结后,参谋长赵子立劝说薛岳重心放在衡阳决战,薛岳也没有听从,他坚持要在长沙继续“天炉战法”。
如此一来,还未开打,薛岳就与蒋介石有分歧,而且和参谋长赵子立存在龃龉,这也是当时国军领导层的一个缩影,他们各有所想,意见不统一,所以很多事情便做不好。
张德能的第4军,下辖第59、90和102师三个师,由于第4军是第9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嫡系部队,所以在人员和武器上都是比较先进的,部队战斗力也比较强悍。
第9战区炮兵部队,还拥有榴弹炮、野战炮等50多门火炮,火力强大。然而,当日军推进到长沙附近时,薛岳却转移到离长沙80公里的朱亭,临走时并没有确定长沙守卫战的最高指挥。
致使第4军军长张德能、炮兵指挥官王若卿、第9战区代参谋长赵子立互不统属,造成多头指挥现象,使部队协调不力,指挥混乱,军队战斗力大打折扣。
长沙麓山忠烈祠
军队在部署上,张德能让第59、102师守卫长沙城区,第90师守卫岳麓山一线;炮兵部队听从王若卿的指挥,把小口径、射程近的火炮部署在长沙城附近协助步兵防守城区,大口径、射程远的火炮,则部署于岳麓山阵地。
日军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在6月15日晚下达命令,于16日开始总攻。事先专门进行步、炮、空协同作战训练的第34师团,负责进攻岳麓山阵地,压制岳麓山炮兵火力;专门受过城市巷战训练的58师团,则负责攻击长沙城的守军。
由于,战前把主要兵力部署在城区,日军进攻部队又准备充分,第90师以一师之力难以抵挡日军一个师团又一个旅团在飞机掩护下的猛攻。
18日日军攻上岳麓山山顶,控制了第9战区炮兵阵地,致使数十门大炮被遗弃,这些可都是大口径的大炮,火力损失非常惨重。
日本指挥官横山勇。
岳麓山阵地危机时,张德能才意识到岳麓山阵地的重要性,慌忙让59师、102师主力趁夜渡江增援岳麓山,由于抽调命令是夜间下达,部队没有做好动员准备,士兵以为退却,慌忙中不等接防部队到达,就涌向江边。
结果,渡江场面十分混乱,坠入江中淹死的士兵竟然不下千余,士兵很多武器丢失,天亮后日军猛烈袭击渡江部队,场面更加混乱。
失去指挥控制的部队,没有进入新阵地支援岳麓山,纷纷向衡阳方向逃去。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沂蒙精神-承医志愿宣讲团”系列活动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