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9-17 02:55:25编辑:admin
潘金莲的沉沦史:真的是西门庆勾搭她的吗
潘金莲是谁
潘金莲,别名潘六姐,于庚辰年庚寅月乙亥日己丑时出生于清河县,宋朝人物逝世日期不详在《水浒传》和《金瓶梅》这两部作品中是主要人物
潘金莲剧照
潘金莲是清河县里一个大户人家的侍女,娘家姓潘,小名唤作金莲,二十余岁时颇有姿色因为那个大户要缠她,潘金莲不肯依从,大户怀恨在心,白白的把她嫁给了武大郎嫁给武大郎后,清河县有几个奸诈的浮浪子弟经常到武大郎家调戏她,潘金莲爱风流人物,见武大郎身材短矮,人物猥琐,不会风流,就和那些浮浪子弟勾搭在一起因此街坊邻居她:“百般不好,为头的爱偷汉子”武大郎在街坊邻居面前丢尽了脸面又是个懦弱本分的人,在清河县住不牢,便带着潘金莲来到阳谷县住,每日仍旧卖烧饼
后来武松到阳谷县做了都头,和武大郎相识以后搬来一起住,潘金莲见武松之后又动了淫欢之心,武松不为所动反而说教了她一番,叔嫂二人关系闹僵后来在王婆的怂恿下与西门庆勾搭成奸后来武大郎捉奸反被西门庆踹倒害心病半个月卧床不起期间潘金莲不管不问反而变本加厉折磨最后与西门庆协商,一不做二不休,反将武大郎毒死最后两人恶行败露,均被武松所杀
在《金瓶梅中》,其经历,性格,生活等得到了多方面的重要的充实,从而塑造了一个美丽风流
,搬弄是非,淫欲无度的女人潘金莲是西门庆的第五房妾,最后死于武松之手
潘金莲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潘金莲是《水浒传》中的人物,书中潘金莲是武大郎的妻子,她勾引小叔子不成,又和西门庆有私情,被武大郎发现,潘金莲伙同西门庆害死武大郎在世人的眼中,她就是个礼法难容的女子
《水浒传》潘金莲剧照
潘金莲是个苦命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到大户人家去做丫头,在大户家里可以吃饱,但是每天有很多事情要做,做错事情免不了挨打挨骂,没有父母亲的疼爱,离开家,没有亲情的温暖,被人欺负只能忍着
潘金莲是个漂亮的女子因为长得漂亮,才会惹来大户家里男主人对自己的骚扰,不听从男主人,才会把她强行嫁给个子又矮样子又丑的武大郎;因为长得漂亮,西门庆第一次见到她,就对她念念不忘,想尽办法缠住潘金莲
潘金莲是个追求自己幸福的女子她拒绝大户人家的男主人,她知道那种人不是自己喜欢的,不因为家庭条件就委曲求全她见到武松,武松那个时候是打虎英雄,力量无穷大,在她看来武松可以保护自己,她试探武松,惹来武松大怒,她的自信心受到很大的打击西门庆的出现,让潘金莲看到爱情在向自己招手,她觉得这才是自己想要找的男子
潘金莲是个心比天高,人比草贱的女子她的美貌让她有了追求幸福的资本,可是她所处在的社会和身世背景,让她所有的行为都变得不合理不合法,注定了不会落得好下场
长衡会战往事
长衡会战,从1944年5月26日战役开始,至6月18日,日军完成对长沙的合围。
18日,日军4个师团在飞机、重炮支援下,并施放毒气,猛攻长沙,守城的张德能第四军顽强抗击后,因为我薛岳的“天炉战法”失效,国民党部队,粤军和中央军关系失衡。迫不得已,残部向湘乡、永丰撤退,长沙失陷。
之后,日军又乘机南下,进攻方先觉守衡阳的第十军。至7月初,各路日军完成对衡阳的战略合围。
中国军队,迫不得已,在衡阳外围与日军展开争夺战,时进时退,未解衡阳之围。守城的第十军喋血苦战,伤亡惨重。
8月8日,军长方先觉眼看“补剂”未到,含泪下令投降,衡阳失陷。长衡会战历经3个多月,据国民政府军令部统计,国军伤亡9万多人,日军伤亡6.6万多人。
这是中国军队和侵华日军之间震惊世界的一战,也是中国抗战史上敌我双方伤亡最多、交战时间最长的城市攻防战。
去年11月到长沙考查抗日历史,右起:电影《抗日将军张德能》总策划、市政协张振敏,和编剧曾阳漾、制片人梁庭辉
长衡会战要图
中国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指挥第一、第二十四、第三十、第二十七集团军,及第四军、第十军、第三十七军、第四十四军、第九十九军、暂编第二军,共4个集团军(共15个军)另6个军共约40万人。
在空军(飞机181架)、友邻战区支援下,以一部依托湖北通城东南山区、湖南新墙河南岸、沅江和益阳地区的既设阵地,节节抗击,消耗、迟滞日军;
主力分别控制于浏阳、长沙、衡阳及宁乡等要地,相机歼敌。
制片人梁庭辉与长沙抗战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唐智轩先生,深谈长沙大会战内幕和过程。
时间,回到1944年的长沙保卫战,当时薛岳挑起大梁,数次挫败日军,让敌人兵锋止步于长沙城下。然而,此时已经是第四次长沙会战,日军似乎已经搞懂了薛岳的打法,这一次日军志在必得。
在开打之前,薛岳依旧很自信,他派出自己的心腹爱将张德能率领第四军守卫长沙,试图重新复刻之前的“天炉战法”消耗日军。
制片人梁庭辉、编剧曾阳漾和唐智轩先生,在抗日文化研究会门前合影纪念。
张德能将军,为什么会倒在蒋介石的枪口下呢?根据国民党方面的记载:在开战之前,国军内部已经出现问题。比如薛岳虽然能征善战,但也有时候听不进建议,继续“天炉战法”。
蒋介石曾下令:让早做准备提防日军将会再犯长沙,但他认为日军暂时不敢前来;等到日军大量集结后,参谋长赵子立劝说薛岳重心放在衡阳决战,薛岳也没有听从,他坚持要在长沙继续“天炉战法”。
如此一来,还未开打,薛岳就与蒋介石有分歧,而且和参谋长赵子立存在龃龉,这也是当时国军领导层的一个缩影,他们各有所想,意见不统一,所以很多事情便做不好。
张德能的第4军,下辖第59、90和102师三个师,由于第4军是第9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嫡系部队,所以在人员和武器上都是比较先进的,部队战斗力也比较强悍。
第9战区炮兵部队,还拥有榴弹炮、野战炮等50多门火炮,火力强大。然而,当日军推进到长沙附近时,薛岳却转移到离长沙80公里的朱亭,临走时并没有确定长沙守卫战的最高指挥。
致使第4军军长张德能、炮兵指挥官王若卿、第9战区代参谋长赵子立互不统属,造成多头指挥现象,使部队协调不力,指挥混乱,军队战斗力大打折扣。
长沙麓山忠烈祠
军队在部署上,张德能让第59、102师守卫长沙城区,第90师守卫岳麓山一线;炮兵部队听从王若卿的指挥,把小口径、射程近的火炮部署在长沙城附近协助步兵防守城区,大口径、射程远的火炮,则部署于岳麓山阵地。
日军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在6月15日晚下达命令,于16日开始总攻。事先专门进行步、炮、空协同作战训练的第34师团,负责进攻岳麓山阵地,压制岳麓山炮兵火力;专门受过城市巷战训练的58师团,则负责攻击长沙城的守军。
由于,战前把主要兵力部署在城区,日军进攻部队又准备充分,第90师以一师之力难以抵挡日军一个师团又一个旅团在飞机掩护下的猛攻。
18日日军攻上岳麓山山顶,控制了第9战区炮兵阵地,致使数十门大炮被遗弃,这些可都是大口径的大炮,火力损失非常惨重。
日本指挥官横山勇。
岳麓山阵地危机时,张德能才意识到岳麓山阵地的重要性,慌忙让59师、102师主力趁夜渡江增援岳麓山,由于抽调命令是夜间下达,部队没有做好动员准备,士兵以为退却,慌忙中不等接防部队到达,就涌向江边。
结果,渡江场面十分混乱,坠入江中淹死的士兵竟然不下千余,士兵很多武器丢失,天亮后日军猛烈袭击渡江部队,场面更加混乱。
失去指挥控制的部队,没有进入新阵地支援岳麓山,纷纷向衡阳方向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