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9-17 02:41:42编辑:admin
盘点三国时期死于万箭穿心的五人,你都知道吗
三国很多将领都是从年少的时候开始征战沙场,沙场上危机四伏,随时都有可能丧命他们一步步走来,从最初的无名小将,成为了国家不可缺少的将才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真正在沙场上回来,寿终正寝的很少在沙场上最惨的死法莫过于万箭穿心而死,那痛苦自不用多说了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三国中死于万箭穿心的那些三国
名人
三国中第一个死于万箭穿心的就是孙坚了孙坚字文台,他可是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后裔他曾参与讨伐黄巾军的战役以及讨伐董卓的战役,战功赫赫,在讨伐董卓的关东群雄中,孙坚军是唯一一支数次与董卓军队进行正面交锋且取得大胜的军队可惜后来袁术派孙坚征讨荆州,攻打刘表刘表派黄祖在樊城、邓县之间迎战孙坚击败黄祖,乘胜追击,渡过汉水,包围襄阳刘表闭门不战,派黄祖乘夜出城调集兵士黄祖带兵归来,孙坚复与大战黄祖败走,逃到岘山之中,孙坚追击黄祖部将从竹林间发射暗箭,孙坚中箭身亡,将星就此陨落
三国中庞统也是死于万箭穿心他是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中张任埋伏,为乱箭射死庞统时年三十六岁刘备极为痛惜,一说到庞统就流泪庞统死后,葬于落凤坡,墓地只有简单的维护,据说这是刘备为其亲选的墓地庞统的死确实可怜,如果刘备能够听的庞统的话,也至于害得庞统万箭穿心
张郃是曹魏的名将,特别是三国后期是抵御诸葛亮的最重要的大将之一,张郃用兵机变无双,懂得战术变化,擅於安营布阵,根据地形布置战略战术,没有他预料不到的情况,从诸葛亮起的蜀国大将都非常忌惮他他一生最经典的大战发生在228年,他随曹真西拒诸葛亮,在街亭大败蜀军,迫其退回汉中但是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司马懿和张郃统领众将到略阳迎击,诸葛亮退守祁山,司马懿强行命令张郃追击张郃追到木门谷,与蜀军交战,结果中了诸葛亮的埋伏,万箭穿心而死可怜张郃一员猛将就这样惨死
吴班为蜀汉一员将领初出场为张飞部将并辅助守阆中张飞遇害后,吴班发表奏知刘备刘备出兵伐吴,以吴班为先锋,一直进军至宜都,并击败吴将孙桓,将其围于彝陵城诸葛亮出师北伐曹魏,吴班以后将军、安乐侯的身份跟随出征
而且多次立下战功但在诸葛亮第六次北伐曹魏,引诸将进攻北原,令吴班、吴懿引木筏兵去烧魏军浮桥,魏将张虎、乐綝统军在岸上乱箭射住,吴班中箭而死
最后一个是夏侯霸这夏侯霸弓马娴熟,由曹爽推举的心腹部将,多次抵御蜀汉的侵扰在征伐辽东公孙渊时,不到数回合砍掉辽东大将军卑衍,辽东军大乱后来司马懿政变,曹爽被杀,夏侯玄被调离,夏侯霸看出司马懿的野心,遂起兵造反,却被郭淮击败走投无路不得已降蜀,夏侯霸投蜀时已经是一个年华老去的将领夏侯霸在蜀时追随姜维北伐,曾不到十回合打败郭淮救出姜维,最终却在洮阳之战中邓艾伏击万箭穿心而死
上了战场,其实就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但是万箭穿心这种死法,确实想想都让人害怕,还不如一刀砍死的干脆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长衡会战往事
长衡会战,从1944年5月26日战役开始,至6月18日,日军完成对长沙的合围。
18日,日军4个师团在飞机、重炮支援下,并施放毒气,猛攻长沙,守城的张德能第四军顽强抗击后,因为我薛岳的“天炉战法”失效,国民党部队,粤军和中央军关系失衡。迫不得已,残部向湘乡、永丰撤退,长沙失陷。
之后,日军又乘机南下,进攻方先觉守衡阳的第十军。至7月初,各路日军完成对衡阳的战略合围。
中国军队,迫不得已,在衡阳外围与日军展开争夺战,时进时退,未解衡阳之围。守城的第十军喋血苦战,伤亡惨重。
8月8日,军长方先觉眼看“补剂”未到,含泪下令投降,衡阳失陷。长衡会战历经3个多月,据国民政府军令部统计,国军伤亡9万多人,日军伤亡6.6万多人。
这是中国军队和侵华日军之间震惊世界的一战,也是中国抗战史上敌我双方伤亡最多、交战时间最长的城市攻防战。
去年11月到长沙考查抗日历史,右起:电影《抗日将军张德能》总策划、市政协张振敏,和编剧曾阳漾、制片人梁庭辉
长衡会战要图
中国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指挥第一、第二十四、第三十、第二十七集团军,及第四军、第十军、第三十七军、第四十四军、第九十九军、暂编第二军,共4个集团军(共15个军)另6个军共约40万人。
在空军(飞机181架)、友邻战区支援下,以一部依托湖北通城东南山区、湖南新墙河南岸、沅江和益阳地区的既设阵地,节节抗击,消耗、迟滞日军;
主力分别控制于浏阳、长沙、衡阳及宁乡等要地,相机歼敌。
制片人梁庭辉与长沙抗战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唐智轩先生,深谈长沙大会战内幕和过程。
时间,回到1944年的长沙保卫战,当时薛岳挑起大梁,数次挫败日军,让敌人兵锋止步于长沙城下。然而,此时已经是第四次长沙会战,日军似乎已经搞懂了薛岳的打法,这一次日军志在必得。
在开打之前,薛岳依旧很自信,他派出自己的心腹爱将张德能率领第四军守卫长沙,试图重新复刻之前的“天炉战法”消耗日军。
制片人梁庭辉、编剧曾阳漾和唐智轩先生,在抗日文化研究会门前合影纪念。
张德能将军,为什么会倒在蒋介石的枪口下呢?根据国民党方面的记载:在开战之前,国军内部已经出现问题。比如薛岳虽然能征善战,但也有时候听不进建议,继续“天炉战法”。
蒋介石曾下令:让早做准备提防日军将会再犯长沙,但他认为日军暂时不敢前来;等到日军大量集结后,参谋长赵子立劝说薛岳重心放在衡阳决战,薛岳也没有听从,他坚持要在长沙继续“天炉战法”。
如此一来,还未开打,薛岳就与蒋介石有分歧,而且和参谋长赵子立存在龃龉,这也是当时国军领导层的一个缩影,他们各有所想,意见不统一,所以很多事情便做不好。
张德能的第4军,下辖第59、90和102师三个师,由于第4军是第9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嫡系部队,所以在人员和武器上都是比较先进的,部队战斗力也比较强悍。
第9战区炮兵部队,还拥有榴弹炮、野战炮等50多门火炮,火力强大。然而,当日军推进到长沙附近时,薛岳却转移到离长沙80公里的朱亭,临走时并没有确定长沙守卫战的最高指挥。
致使第4军军长张德能、炮兵指挥官王若卿、第9战区代参谋长赵子立互不统属,造成多头指挥现象,使部队协调不力,指挥混乱,军队战斗力大打折扣。
长沙麓山忠烈祠
军队在部署上,张德能让第59、102师守卫长沙城区,第90师守卫岳麓山一线;炮兵部队听从王若卿的指挥,把小口径、射程近的火炮部署在长沙城附近协助步兵防守城区,大口径、射程远的火炮,则部署于岳麓山阵地。
日军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在6月15日晚下达命令,于16日开始总攻。事先专门进行步、炮、空协同作战训练的第34师团,负责进攻岳麓山阵地,压制岳麓山炮兵火力;专门受过城市巷战训练的58师团,则负责攻击长沙城的守军。
由于,战前把主要兵力部署在城区,日军进攻部队又准备充分,第90师以一师之力难以抵挡日军一个师团又一个旅团在飞机掩护下的猛攻。
18日日军攻上岳麓山山顶,控制了第9战区炮兵阵地,致使数十门大炮被遗弃,这些可都是大口径的大炮,火力损失非常惨重。
日本指挥官横山勇。
岳麓山阵地危机时,张德能才意识到岳麓山阵地的重要性,慌忙让59师、102师主力趁夜渡江增援岳麓山,由于抽调命令是夜间下达,部队没有做好动员准备,士兵以为退却,慌忙中不等接防部队到达,就涌向江边。
结果,渡江场面十分混乱,坠入江中淹死的士兵竟然不下千余,士兵很多武器丢失,天亮后日军猛烈袭击渡江部队,场面更加混乱。
失去指挥控制的部队,没有进入新阵地支援岳麓山,纷纷向衡阳方向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