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11 18:14:03编辑:佚名
2024年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10周年,4月15日是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4月6日下午,由中共海南省委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海南省国家安全厅联合举办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10周年”主题展览暨“国泰民安·和韵九州”总体国家安全观专题音乐党课在海南省歌舞剧院举行。1200余名党政机关干部、部队官兵、高校师生及市民群众参与了活动。活动旨在进一步普及国家安全知识,提升全民国家安全意识,营造全民共筑安全屏障的浓厚氛围,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海南自贸港建设。
来自海南医学院的学生易福成一边参观展览,一边分享道:“以前总觉得国家安全离我们很远,今天参观展览后才认识到,原来国家安全跟我们的生活融合得这么紧密,跟我们国家的发展、国家的命运也结合得这么紧密。国家安全不仅仅是军事安全,还包括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等多个方面,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共同维护国家安全。”
当天下午,“国泰民安·和韵九州”总体国家安全观专题音乐党课在海南省歌舞剧院同步开启。此次音乐党课精心设计了“古韵安邦”“烽火铸魂”“屹立东方”“领航时代”四个章节,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起点,以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为时间轴,聚焦总体国家安全观生动实践,将精炼简明的理论要义和激扬感人的音乐歌曲有机结合,感悟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历史底蕴和深刻内涵,激扬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革命斗志。
整堂音乐党课既有古诗《出塞》这样的家国情怀,也有《国际歌》这样的时代强音;既有《万泉河水清又清》这样的民族风情,也有《永远的记忆》这样的深情缅怀......每一首旋律都承载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国家安全的深刻认识。在全体人员共同唱响《歌唱祖国》时,音乐党课达到最高潮,大家以嘹亮的歌声一同许下维护国家安全的庄严承诺。
音乐党课主讲人、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周薇薇表示,这堂别开生面的音乐党课,就是希望通过理论学习和音乐鉴赏相结合的方式,以激昂的旋律传递信念,以澎湃的歌声凝聚力量,共同领会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深刻内涵,共同感悟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磅礴伟力,共同鼓舞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引下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信心决心。
此次活动还推出了精美的“国安风”海南特色原创纪念品,有生动活泼的“椰小安”文创玩偶、国家安全举报受理电话12339主题小风扇和海南风光文创书签等。观众通过关注公众号、参与“维护国家安全海南有我”互动话题等多种方式领取国家安全纪念品和宣传册,从而将国家安全理念和常识带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
据悉,此次“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10周年”系列活动从4月2日开始,分别在海口、三亚、三沙开设专题音乐党课和主题展览,吸引了大量观众积极参与,并获得了热烈的社会反响。下一步,海南省将继续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不断加强国家安全工作体系和能力建设,持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推动国家安全教育向纵深发展,确保国家安全理念在海南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为全面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
上一篇:展览活动|市美术馆“故城山色”钱凯绘画作品展4月9日开展
下一篇:一石一世界
长衡会战往事
长衡会战,从1944年5月26日战役开始,至6月18日,日军完成对长沙的合围。
18日,日军4个师团在飞机、重炮支援下,并施放毒气,猛攻长沙,守城的张德能第四军顽强抗击后,因为我薛岳的“天炉战法”失效,国民党部队,粤军和中央军关系失衡。迫不得已,残部向湘乡、永丰撤退,长沙失陷。
之后,日军又乘机南下,进攻方先觉守衡阳的第十军。至7月初,各路日军完成对衡阳的战略合围。
中国军队,迫不得已,在衡阳外围与日军展开争夺战,时进时退,未解衡阳之围。守城的第十军喋血苦战,伤亡惨重。
8月8日,军长方先觉眼看“补剂”未到,含泪下令投降,衡阳失陷。长衡会战历经3个多月,据国民政府军令部统计,国军伤亡9万多人,日军伤亡6.6万多人。
这是中国军队和侵华日军之间震惊世界的一战,也是中国抗战史上敌我双方伤亡最多、交战时间最长的城市攻防战。
去年11月到长沙考查抗日历史,右起:电影《抗日将军张德能》总策划、市政协张振敏,和编剧曾阳漾、制片人梁庭辉
长衡会战要图
中国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指挥第一、第二十四、第三十、第二十七集团军,及第四军、第十军、第三十七军、第四十四军、第九十九军、暂编第二军,共4个集团军(共15个军)另6个军共约40万人。
在空军(飞机181架)、友邻战区支援下,以一部依托湖北通城东南山区、湖南新墙河南岸、沅江和益阳地区的既设阵地,节节抗击,消耗、迟滞日军;
主力分别控制于浏阳、长沙、衡阳及宁乡等要地,相机歼敌。
制片人梁庭辉与长沙抗战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唐智轩先生,深谈长沙大会战内幕和过程。
时间,回到1944年的长沙保卫战,当时薛岳挑起大梁,数次挫败日军,让敌人兵锋止步于长沙城下。然而,此时已经是第四次长沙会战,日军似乎已经搞懂了薛岳的打法,这一次日军志在必得。
在开打之前,薛岳依旧很自信,他派出自己的心腹爱将张德能率领第四军守卫长沙,试图重新复刻之前的“天炉战法”消耗日军。
制片人梁庭辉、编剧曾阳漾和唐智轩先生,在抗日文化研究会门前合影纪念。
张德能将军,为什么会倒在蒋介石的枪口下呢?根据国民党方面的记载:在开战之前,国军内部已经出现问题。比如薛岳虽然能征善战,但也有时候听不进建议,继续“天炉战法”。
蒋介石曾下令:让早做准备提防日军将会再犯长沙,但他认为日军暂时不敢前来;等到日军大量集结后,参谋长赵子立劝说薛岳重心放在衡阳决战,薛岳也没有听从,他坚持要在长沙继续“天炉战法”。
如此一来,还未开打,薛岳就与蒋介石有分歧,而且和参谋长赵子立存在龃龉,这也是当时国军领导层的一个缩影,他们各有所想,意见不统一,所以很多事情便做不好。
张德能的第4军,下辖第59、90和102师三个师,由于第4军是第9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嫡系部队,所以在人员和武器上都是比较先进的,部队战斗力也比较强悍。
第9战区炮兵部队,还拥有榴弹炮、野战炮等50多门火炮,火力强大。然而,当日军推进到长沙附近时,薛岳却转移到离长沙80公里的朱亭,临走时并没有确定长沙守卫战的最高指挥。
致使第4军军长张德能、炮兵指挥官王若卿、第9战区代参谋长赵子立互不统属,造成多头指挥现象,使部队协调不力,指挥混乱,军队战斗力大打折扣。
长沙麓山忠烈祠
军队在部署上,张德能让第59、102师守卫长沙城区,第90师守卫岳麓山一线;炮兵部队听从王若卿的指挥,把小口径、射程近的火炮部署在长沙城附近协助步兵防守城区,大口径、射程远的火炮,则部署于岳麓山阵地。
日军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在6月15日晚下达命令,于16日开始总攻。事先专门进行步、炮、空协同作战训练的第34师团,负责进攻岳麓山阵地,压制岳麓山炮兵火力;专门受过城市巷战训练的58师团,则负责攻击长沙城的守军。
由于,战前把主要兵力部署在城区,日军进攻部队又准备充分,第90师以一师之力难以抵挡日军一个师团又一个旅团在飞机掩护下的猛攻。
18日日军攻上岳麓山山顶,控制了第9战区炮兵阵地,致使数十门大炮被遗弃,这些可都是大口径的大炮,火力损失非常惨重。
日本指挥官横山勇。
岳麓山阵地危机时,张德能才意识到岳麓山阵地的重要性,慌忙让59师、102师主力趁夜渡江增援岳麓山,由于抽调命令是夜间下达,部队没有做好动员准备,士兵以为退却,慌忙中不等接防部队到达,就涌向江边。
结果,渡江场面十分混乱,坠入江中淹死的士兵竟然不下千余,士兵很多武器丢失,天亮后日军猛烈袭击渡江部队,场面更加混乱。
失去指挥控制的部队,没有进入新阵地支援岳麓山,纷纷向衡阳方向逃去。